基地学人动态
索南旺杰教授作“涉藏州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思考”报告
发布时间:2024-11-14     浏览量:

2024年11月13日下午,西北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特别邀请中共青海省委党校索南旺杰教授做客我校“名家讲坛”,为我校师生开展“涉藏州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思考”专题讲座。西北大学中华民族史研究中心副主任、历史学院裴成国教授主持本次讲座。历史学院院长李军教授、党委书记张茵等学院领导和校内外师生参加了此次讲座。

讲座开始之前,正式聘请索南旺杰教授为西北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特聘研究员,由西北大学中华民族史研究中心副主任彭建英教授主持聘任仪式,李军院长向索南旺杰教授颁发了聘书。

聘任仪式结束后,索南旺杰教授首先从历史角度,重点梳理了自元朝以来藏族地区与历代中央政府之间的互动交流,揭示汉藏两族之间多层面的交融互鉴及对双方传统关系演进、历史时期中华民族共同体和与之相表里的多民族统一中国形成所产生的深远影响。肯定了清朝顺治时期确立对藏传佛教两大活佛转世系统之达赖、班禅的册封制度与设立驻藏大臣在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方面的历史贡献。同时,他还以清朝时期所建承德避暑山庄之丽正门的多民族文字匾额、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等活佛名称的蒙藏双语语源及含义等为例,生动地呈现了其时各族之间的互融并存以及早期朴素的共同体意识。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与几代国家领导人都高度重视藏区的民族工作,积极落实民族平等政策,充分理解并尊重各族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的传统、语言、文化、风俗习惯、心理认同等方面的差异,促进民族团结。这些远见卓识和成功的民族政策极大地激发了各族对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一员的认同感和凝聚力,积累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益经验。

随后,索南旺杰教授详细阐述了我国西部省份涉藏州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框架,即以“五个共同”为核心基础、“两个结合”为理论指导、“四个与共”为内在逻辑、“四个正确把握”为方法论原则。同时,他从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政治等多个角度分析了涉藏州县在铸牢实践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在此基础上,索南旺杰教授总结指出,“以中国式现代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现代化,既非极端城市主义的现代化,也不是否定农牧民经验的现代化,更不是消灭古老文明的现代化。涉藏州县的铸牢工作从根本上而言,当下和未来都应该是在实践中探索和思考如何从人的现代化角度入手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该任务道阻且长,但未来可期。

讲座尾声,索南旺杰教授以2023年开设于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市的“同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体验馆及其举办的系列文化活动为例,具体阐述了如何通过有形、有感、有效的实践,即尝试由表及里、结合历史记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的活态化展现,助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讲座结束后,裴成国教授结合我校研究基地部分学者一行于今年暑期对青海省境内涉藏州县的实地考察,对索南旺杰教授的精彩演讲以及同仁市同仓体验馆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的实践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此次讲座赢得了在场师生的热烈掌声与赞扬。

颁发聘书

索南旺杰教授

CE8000

合影